- 专业翻译公司
-
浅论翻译的“信、达、雅”-世联翻译公司分享
Unitrans世联
1611T4541150-19644
什么是翻译的“信”、“达”、“雅”呢?这三个字是由我国清朝末年的启蒙思想家严复在《天演论》一书的“译例言”里面提出来的。至今仍被很多翻译界学者奉为圭臬。“信”指译文的意义不与原文相违背。也就是说译文要准确地表达原文所要表达的的意义;“达”指译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,要通顺明白,文辞畅达;“雅”相较而言更难一些,指译文要力求文雅,有文采。
那么,这几点标准在现在还实用吗?世联北京翻译公司认为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个问题。
首先,从“信”字来说,这是毋庸置疑的,我们在做翻译工作的时候,无论什么样的文章肯定都要指使其译文的意义不与原文相违背,这样才算达到了我们要更为广泛地传播这一文化成果的目的。
其次,“达”也是翻译者们必须做到的翻译结果,如果译文不通顺明白,文辞不畅达,就会令人费解,读起来如坠云雾之中,这样翻译一本书的结果就和译者的原本目的背道而驰了。
至于是否要拘泥于原文形式,这一点应该看翻译的人具体翻译的是哪种体裁的文章了,如果是散文、随笔之类的文章,那么,完全可以不必拘泥于形式。但是,如果是议论文,或者是科技含量极高的学术研究型论说明文,就一定要严格按照古文的意思来翻译,绝对不能错一丝一毫的。
最后,我们还以散文与议论文或说明文的例子来论一下“雅”这一标准吧,这一标准在一般人来讲是很难做到的,而笔者也认为对于这一标准不用要求十分严格,因为对于散文的翻译来讲,这一标准还是比较实用的,但是就议论和说明文来说,这一标准的意义就不十分大了。更何况现在的人都比较注重幼儿启蒙教育,对于对小孩子教育意义重大的古典文献来说,最主要的是流畅易懂而不是文采飞扬。